大家對於“老年痴呆”這種疾病應該並不陌生,這種疾病在醫學上被稱為“阿爾茨海默病”,一旦發生對患者及家人的正常生活會造成巨大影響。
為了科普該疾病的預防知識,關注阿爾茨海默病人,2020年,東莞東華醫院申請了東莞市重大科普項目——“守護美好記憶,關注阿爾茨海默病”直通社區科普系列講座,並於日前順利完成。
記者瞭解到,該重大科普項目是在東莞市科協的指導下,由東華醫院康復醫學科具體負責實施,並於2020年12月順利完成了全部科普培訓任務。4個月時間裏,共進行了六場社區科普活動及一場學術會議+工作坊。現場科普活動滿意度調查顯示,市民們對活動非常滿意,認為授課內容豐富,活動非常有意義。
據介紹,阿爾茨海默病是一種神經系統退行性疾病,患者會逐漸失去記憶與認知,最終無法生活自理,直至死亡。目前中國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約有1000萬,數量居全球之首,預計到2050年,將突破4000萬。
“阿爾茨海默病早期治療是關鍵。對患有阿爾茨海默病患者來説,家人的照顧、關愛和陪伴是治療疾病最好的良藥。”東華醫院康復醫學科主任孫凌瑜介紹。
東華醫院康復醫學科作為本次科普項目的執行單位,建立了認知障礙臨牀診治中心,積極探索阿爾茨海默病科普工作的模式,真正將科普工作落實到實處。近兩年來,在孫凌瑜的帶領下,由較高年資醫師組成的專業醫療團隊,秉着“普及阿爾茨海默病相關知識,做到早發現早治療,減少照料人護理負擔”的初衷,將科普知識送進東莞各大社區,同時利用互聯網傳播優勢讓全社會都來認識“偷走記憶的不是歲月,而是一種病”,要“從心出發、從愛開始”關注有認知障礙的中老年人。
【普越集運】
阿爾茨海默病的十大危險信號
作為威脅老年人健康的四大殺手之一,目前阿爾茨海默病認知程度低、就診率低、接受治療比例低,所以識別阿爾茨海默病的十大危險信號十分重要,它們分別是:記憶力衰退、不能完成熟悉的工作、語言表達出現障礙、無法正確判斷時間和地點、判斷力受損、理解力下降、將物品錯放在不恰當的地方、情緒或行為的改變、性格改變、興趣喪失。
文字:鍾晨
攝影:受訪單位提供
編輯:李世英